Translate

Tuesday, December 29, 2009

善男信旅

有沒有試過計劃去間新開張的餐廳試試, 最初只跟身邊兩三個朋友去, 後來越來越多人加入?

小得試過去 London 食盤菜, 最初兩三個朋友, 後來越來越多人加入, 結果有40多人包了整架旅遊巴. 最近, Avatar 這套科幻電影上映, 信心不大, 但隨著越來越多朋友的好口碑, 信心提昇, 就越發希望看這戲.
http://screenrant.com/wp-content/uploads/avatar-poster1.jpg
越來越多人想/做, 就會有越來越多人有信心想/做. 相反, 越來越少人想/做, 就會有越來越少人有信心想/做.
以前小學, 每個男同學都喜歡某女同學(班花), 到小學四/五年班, 由於再調班, 令我讀的那班同時出現兩個班花, 透過交流, 又結識了整個級別的 8-9個班花, 之後, 就越來越少男同學喜歡原先那班花.

又試過去 North Bay mission, 邀請人去, 最初所有人都話會去, 後來有一兩個去不成, 於是越來越多人有不同籍口推卻, Billy 結果鼓勵兩三個「大有信心」(會宣傳又有人buy)的朋友去, 結果本來有籍口推卻的也都改變初衷去了. 最後有 33人去.
有不少人向 Billy 批評(善意):「其實跟本不用這么多人.」
Billy:「對, 但要不是這么多人, 就一個人也沒有. 假如你是我, 你選擇那種結果? 另外 33人去會製造一份浩浩浩蕩蕩的美好回憶, 這份回憶每做留下去, 為下次邀請鋪路」

想過為什么有些宣傳成功, 持久性強, 有些失敗叫人推卻?
教會活動更值得思想, 叫人事奉, 假如有嚴緊中帶點輕鬆愉快, 人家開心才有下次. 沒有下次, 你就連那某人身邊的朋友也叫不動.

有人話, 當 911, 新奧爾良風災, 四川地震過後, 最重要的不單是重建家園, 而是重建心靈.
但如何重建心靈? 假如「心靈」是一個頗空範而難以量化卻又極之真實的感受.

有趣是: 假如你看不到有人重建家園, 你會在一片頹垣敗瓦, 沒有水沒有電沒有商店的廢墟中重建家園嗎? 無法重建家園, 你又能否重建心靈?
又或者, 假如你看到越來越多人回到從前的老家重建, 就自然會有更多人包括你, 有信心這樣做. 原來人類是互為信心的族類.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8/06/06/cc080606015.jpg
金融風暴, 政府注資兆計的的資金入銀行體系, 但對比起全球的總負債以及金融活動總量, 這些資金跟本上是杯水車身. 舉個例子, 瑞士全國國民生產值在金融風暴前是 $475B法郎, 但一間 UBS (瑞士銀行)的負債就已經超過 $2T, 如何救?

可扭轉的是信心. 其實, 什么次按只佔總負債 2%, 只是人人失了信心, 債主怕還不了不敢借, 企業怕借不到裁員, 人怕被裁不敢消費, 這種信心消沉像雪球般滾大, 以致無法收拾. 那時, 經濟學家/分析員/傳媒說政府救市無效, 的確是理性分析的結果, 但在沒有考慮信心. 結果股市在 3月基於 GM 正式破產(一早已知)以及豬20峰會(沒有什么結果)兩件事反彈, 而反彈令更多人入市帶來更大反彈. 接著股市反彈, 令消費/信貨信心加強, 令經濟穩定下來. 這是何解股市會走在經濟之前, 不是預測前景的結果, 只是股市較容易反映信心, 令股民比企業/市民較快作出反應而矣.

上述去旅行, 試食, 看戲, 事奉, 重建, 金融風暴都看出信心的重要角色.
而信心的共通點有四個: 1) 人與人的互相影響 2) 有對象性的跟隨 3) 基於某些事實 4) 前三者未必理性.

我想, 假如身邊有人灰心失意, 也許你可以因此得點啟示: 1) 人需要同行者/知心友 2) 人需要方向/彷效對象 3) 人需要某些事實作跟據(那怕這些事實其實是無關痛養.

PS: 這是「三十而立」系列「一個分析員的自首」論及信心的符錄.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If you read the book of The Tipping Point, you will find out why things are tipped and changed. Perhaps trust could be a rough reason..or more like a surface reason....but that book gives you explanations about epidemics in a way that is more convincible and subtle!!!!

Bascially it talks about three important agents of change: Law of the Few; the Stickiness Factor, and the Power of Context. I think you can apply these principles to any of the epidemic you mentioned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