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代, 就喜歡看漫畫中國歷史故事, 自小三開始, 每個學期老佛爺都會買讀完一本又一本, 就是這樣令 Billy 到小學畢業時就已精通中國通史. 對每朝代的年份, 政治得失, 主要人物也了然於胸. 可以說, Billy 是在歷史故事下成長, 故事令 Billy 細細個就已經口水多過茶, 分身成 Bilibala.
四歲那年去英國, 老佛爺信了耶穌之後, 又買了本聖經故事書, 每周六晚講故事給 Billy 聽 :) 加上小學讀培正(基督教學校), 每日有早抖會, 早抖會就最開心聽聖經故事. 所以, Billy 又是細細個就明白聖經, 由亞伯拉罕到耶穌的故事, 也能隨時隨地和身邊人分享.
那些故事對 Billy 還有另一影響. 就是 Billy & Bilibala 在小三小四時就開始動筆寫自己成長和生活的故事(哈哈! 那時己經用兩個名字/character 去思想寫作, 信了耶穌之後就用三個). 因為 Billy & Bilibala 好想留住一刻, 將每一事故化作故事去回味.
事故有喜有悲, 但留下來的只有相片和用 Bilibala角度寫成的故事. Bilibala 的故事就成了一切有關事故的最重要註解, 又決定 Billy喜歡如何踏前的信念和動力.
*********************************
上回講到亞伯拉罕得了神的祝福, 但也遇上不少煩惱. 因沒有兒子而耿耿於懷.
但請注意, 聖經不是記載亞伯拉罕的生平事故, 而是描述亞伯拉罕遇見神的故事.
事故是沉悶, 故事是有趣味, 因為聖經, 至少舊約(ex 純律例)和四福音是讓猶太人父母講給小孩子聽, 好叫他們在趣味中潛移默化. 誰會聽你宣讀歷史事故?
拜照敬
似乎一切福氣都像過眼雲煙, 沒有兒子令什么也變得難以振奮. 但亞伯拉罕可愛的地方是: 他每去到一個新地方就築壇(成為他和家人每日敬拜神的地方), 敬拜神和他的生活連結在一起. 即使遇到困難煩惱, 沒有改變. 這不是喜樂但至少令亞伯拉罕感恩和不至絕望的要素
Billy 要搬屋, 去一個新地方, 我又是否每日敬拜神? 嘩! 見完律屍婆婆, 原來 land transfer fee, education tax, property closing fees, insurance & lawyer fees + + 埋埋要 $2萬, 又失算, 死!
「如果你遇上生活變化, 請你唔好驚, 唔好亂, 唔好放棄」
Ok, 香港可以馬照跑, 舞照跳, 我們也可以凡事 blog 照寫, 拜照敬.
事故->故事
亞伯拉罕下埃及/非利士地散謊的故事極度有趣.
為什么亞伯拉罕去迦南地就「唔驚, 唔亂, 唔放棄」, 但去埃及/非利士地就又驚又亂, 不築壇(敬拜)又散謊? 同樣是陌生地, 類似事故, 為何兩種不同回應?
生轉變可以是美夢, 也可以惡夢, 關鍵不在於你遇上什么事故, 仍在乎你如何動筆寫自己成長和生活的故事. 你的故事是遇見神是感恩? 還是只碰上烏雲和埋怨?
金融風暴時, Bilibala 把握機會去品味人生, 那份徬徨與悲痛;
買樓搬屋, Billy 把握機會去學習, 樓覽新境界, 興奮和煩惱;
追女仔, being single? Bilive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去細味那份單單的寂聊, 去反思自己的缺欠
寫故事可以令人重拾喜樂.
對, 寫故事不是阿 Q精神. 像亞伯拉罕坦率向神表白自己沒兒子的失落, 故事要真, 真人真事真感受, 不然成了沒有血肉沒有質感的鬧劇. 有喜怒哀樂, 有挑戰困難的故事才精彩. 你看完喜劇, 悲劇, 動作, 言情故事, 假如精彩, 即使有淚流, 也會覺不枉, 也會感到喜樂.
所以一個會寫自己故事的人可以重拾喜樂. Billy & Bilibala 正是一個學習寫自己故事的人.
喜笑
神跟亞伯拉罕說:「唔好驚, 唔好亂, 唔好放棄,我會作你的盾牌,賞賜你,得的不得了, 失的不緊要」聖經說亞伯拉罕相信神, 又知道神肯陪著他, 保護他(古代「盾牌」是指有人在將軍前拿盾牌保護). 是這份信念和神的同在叫他敢離鄉別井, 又繼續等侯一個 mission impossible 的兒子出生.
兒子出生, 亞伯拉罕給他起名叫以撒, 以撒是喜樂歡笑的意思, 英文即是 laughing 哥.
亞伯拉罕終於喜樂, 終於會心微笑. 喜樂是一份信念, 是神的同在, 是繼續等侯的果實.
金融風暴等到了一個豐收; 搬屋/追女仔最後又會等到什么?
是等你等到我心痛, 還是再遇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