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Tuesday, January 13, 2015

樓花(2)

點解買樓花咁煩,當真要樓換樓,樓花仍然比二手樓優勝呢?

1. "比較"的概念
經濟學有所謂 opportunity cost, 也就是指在計算所得的同時,亦要計算所失,反之亦然.
a. 冇錯,買樓花好煩,卻不代表買二手樓冇煩惱. 裝修是一例,假如你找到一誠信,準時交貨,做得好好睇睇又合理價錢,係你既福氣,你要保守這人勝過保守一切. 樓花一入伙,九成已弄好,即使builder 做唔好,你有得追,裝修?係朋友你唔想反面,係外人,收晒錢就鬼理你,未收錢就拖到地老天荒,唉!
b. 樓花有不少外添費用,但一來 upgrade 可以 pay through mortgage, 二來其實乜都係羊毛出在羊身上,二手樓屋價已內含各種成本,尤其在這幾年地產是個買家主導的時侯,隨時要 bid up (佢 bid 唔起你又憺心,係佢地點唔夠好,定已經標高左個價?當然,什么也好,你買左自然會 self rationize 那決定.)
c. 我只想說,格價主要由二手市場主導,而買賣雙方,是 builder, 是業主還是買家,當每人都嘗試計出合理價值,而每人都可自由選擇,那么價錢在那一時段,不管什么樓什么形式,始終會是相對合理.
樓花比二手屋貴出許多大概是假象居多.
d. 這亦解釋到1b 提到self rationalize除了主觀的愛屋及烏外,這仍然是個客觀事實,因為你點選,市場仍是客觀. 反是一般經紀話二手樓平尐係主觀,除了基於1c, 也因為他們主要收入來源係在二手市場.

那你會問,既然價錢同煩麻度的差距係 insignificant, 就算有,市場亦 priced in, 那為什么樓換樓買樓花會更好?

2. 槓桿效應
關鍵在於槓桿效應.
假設你有間五十萬屋,淨值加現金廿萬,換間六十萬的二手樓,三個月交吉,當樓市升1%,而交易成本係5%舊屋,3%新屋,三個月後,你會擁有間六十萬六千的屋,但你資產淨值將由廿萬跌至十六萬三(20-2.5-1.8+0.6).
因為樓換樓你唔見左三萬七.

但假如買兩年後交吉的樓花,你等於用同一筆錢將槓桿效應倍增.

五十萬屋,供左廿萬,換間六十萬的樓花,交易成本係5%舊屋,3.5%新屋,兩年升8%,利息 3%每年,新屋首期10%.

舊屋兩年後才賣將升至五十四萬,賣屋賺四萬,成本是兩萬七(54*5%),額外利息是萬八(30*3%*2).
樓花會升至六十四萬八. 買屋成本是兩萬一(60*3.5%), 而首期 opportunity cost 是三千六 (6*3%*2)

交吉後,你會擁有間六十四萬八既屋,資產淨值將由廿萬轉至廿一萬八千四(20+4-2.7-1.8-2.1-0.36+4.8),賺一萬八千四.

Ok, 等等,買二手樓仲有兩年升值,你未計喎!
Yes, 二手樓兩年由六十萬六升至六十四萬八,賺多四萬二,負債四十四萬三,利息二萬六千六,扣埋之前減值既三萬七,兩年後淨值十七萬八千四,仍然蝕二萬一千六.

在這個例子中,樓花比二手樓賺多四萬. 呢四萬,用來upgrade, 買家電,裝修,大概也卓卓有餘,而且豐儉由人,額度由你控制.

這就是槓桿效應!
將廿萬淨值投資五十萬資產,槓桿效應是2.5倍
買樓花令廿萬淨值一下子能投資一百萬一十資產,槓桿效應升至5.5倍,在那兩年內同時享受兩間物業的升值,負債利息反比買二手樓少.

心頭好冇得講,千金難求.
for whatever reason, 要即時搬亦冇得講.
不然,唯有樓花能有效抵銷極高的買賣交易成本.

三. 靠山
你可能仍會擔心,樓市兩年唔升咁點?
第一,樓花的好處是背靠發展商,市道唔好,發展商不是 delay 就是減少供應,也會將價錢託住,甚至微升去抵銷佢自己的成本.
第二,整個二手市場由於交易成本高,一般賣家在定價時亦會至少 based on 上年個價加賣樓4-5%成本去放盤,同樣係託市

於是每年4-5%升幅係最起碼.
第三,你話跌又點呀!這是十年才遇一次的情況,但買樓花仍較穩陣,因為有 builder 同你頂,樓花唔會跌咁多,同時因你未接新屋,負債反而相對較少,必要時可以出讓.

of course, 金融風暴點都死,所以點揀都好,要行有餘力,唔好借太盡,供到冇人生樂趣就冇乜謂.

注意,首次置業沒有額外槓桿效應,所以分別不大,視乎幾時要入住同洗唔洗再儲尐首期.

點都好,最緊要,成家人鐘唔鐘意,ar唔agree!
呢個要溝通同了解,而溝通同了解
又係另一套學問!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