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菲的世界中, 她收到神秘哲學老師送的錄影帶. 裡面介紹了蘇格拉底在雅典和人辯論的廣場, 柏拉圖講課的學校, 還有政治和宗教的中心衛城.
故事裡, 神秘人有魔術, 令那些已淨下地基, 破牆斷柱的遺址"復活"過來, 重現舊日的風釆.
和管++烈日當空置身於這個比長城, 甚至兵馬俑都要歷史悠久的衛城.
守衛不多, 衛攔欠奉大概是衛城和一眾希臘古跡的標誌.
走到累了, 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 會忽然被守衛輕聲呼喝,"
你不能坐. 你怎能坐在這塊有二千五百年歷史的石上? 這是古跡, 不是石櫈."
ok, sorry.....
在另一邊抱住條柱映柱男柱女照. 忽然有守衛來勸阻.
我都映完, 當然走開了.
一個古跡博物館, 請勁多阿毛做守衛, 由早到晚看管多個多腳的遊客.
又一例証為何希臘政府開支如此大. 許多展覽, 你加一兩條衛欄就能取代兩三個守衛, 讓他們從事更高 productivity 的工作又或者取金額少一點的救濟金罷!
望著幾十條柱聳立的巴特農神殿. 令我聯想到列王紀中所羅門建, 有四十五條柱的黎巴嫩林宮以及包括王宮和聖殿在內的整個建築群組.
雖然從建築學和美學角度而言, 巴特農神殿殿頂的神話故事雕刻以及多立克式柱子(柱頂直徑比中央細非垂直設計, 利用人眼錯覺提升其宏偉的視覺效果)相信比所羅門的林宮(柱子多而直好比樹林, 多寸的名字)更嘆為觀止. 但所羅門王卻比它早了四個世紀. 即使從旅遊角度, 聖殿被毀也是非常可惜(註一).
喜歡尾隨一些說英文或中文的遊行團, 聽導遊講典故和歷史.
聽了才令我覺得置身當地. 拍照留念則幫助我多年後仍然將這些典故記憶猶新. 所以我喜歡拍許多別人覺得無聊, 唔靚的相. 因為我的重點是過程和 footnote.
巴特農神殿供奉雅典娜不少人都知道, 它和猶大人的殿有三個共通點.
第一, 它們都曾被徹底被毀, 然後在原址被重建, 再被毀, 到今日, 當地政府也盼望重建(註二)
第二, 兩個地方都被改為清真寺(的建築點);
第三, 昔日王朝都將殿作為金庫(註三).
巴特農神殿歷經無數改朝換宗教都好好的保存著.
直到奧圖曼帝統治希臘半島時期, 將它的黃金搶回伊斯坦堡並改為存放火藥.
十七世紀一次義大利威尼斯人炮轟雅典戰役中, 軍火庫爆炸而變得面目全非.
1801年, 英軍戰勝拿破倫, 在地中海取得決定勝的制海權. 並在 1806至1816年間以替當地保護文物為名, 將巴特農神殿的殿頂雕刻和大部份擺設或掠奪或透過不公平交易, 運到英國大英博物館"保管", 直到今天, 仍不願意元"壁"歸臘.
離開巴特農神殿, 走到昔日保羅跟人哲學辯証基督的講場, 默想使徒行傳 17章那篇講章.
由山坡緩緩下來, 想進古市集. 誰知己經關門. 明天請早. 旅遊書明明寫下午五時收工, 為何兩點幾就沒有呢? 一問才知時間改早了. 九時開工兩點收工. 想來是因為政府冇錢, 變相減薪的方案罷.
買了 sightseeing巴士的車票, 在雅典城漫遊.
希臘所有景點都無新事, 包括 sightseeing, 都是暴露於日光之下, 35度高溫, 坐在開篷巴士頂乾煎的滋味大難受, 還是安坐樓下歎冷氣. 再走就變舊炭.
凡事都有例外, 管++行街購物的興緻沒有因為熱而有所減退. 在回酒店的路上, 有條名店街, 我們千里迢迢的來蜜月, 想不到逗留得最長時間的去處是在多倫多同香港也遍地開花的 Zara. Come on! 價錢的確便宜, 沒有做特價, 恤衫 35, 西裝 70, 白內衣 5. 再減去 12% tax rebate. 在多倫多要 60, 120, 12, 再加 13% 稅. 雖然歐羅比加紙高 25% 仍然吸引. 送了一件羊毛外衣給管 ++.
晚上在那條街食美式牛扒. 不太理想. 希臘還是食希臘菜最妙.
More sharing about Athens:
註一
如果用旅遊角度重新讀列王紀, 所羅門建殿那一段, 可能有特別的體會. 因為當時國民一定會因聖殿而自豪. 鄰國也會有想來旅遊參觀的心思. 肯定有. 就算來不了, 討論也開心.
為什么它被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呢? 為什么大衛會在國家強盛時覺得自己住在香柏木的宮中, 神卻"住"在會冪是一件寒酸的事呢? 當時埃及有金字塔, 獅身人面像. 亞述巴比倫有米羅達神殿, 耶和華的聖殿將會是與它們平分秋色, 人人都想一睹風采的地標和敬拜中心.
又或者有點像香港, 要在金融地位跟紐約, 倫敦爭一日之長短的野心. 值得留意, 聖經沒有像造會冪般, 耶和華詳細曉喻如何造聖殿. 唯有在以西結書詳細指示造第二聖殿的內容(which more focu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ervicing team & floor plan instead of the beautiful appearance).
就算神容許所羅門建殿, 究竟他要求多宏偉? 所羅門王有否充大頭鬼?
我冇答案, 純推考! 敬拜和做列國之首亦可以冇必然對立性和衝突.
註二
不少人相信重建聖殿代表世界未日來臨. 我自己讀經只知那日子那時侯沒有人知道, 讀不到要震倒清真寺才未日之意.
我不知重建聖殿是否未日, 但希臘政府若能重建巴特農神殿則肯定是世界復興, 哈哈!
註三
聖經提到某些敬虔君王會將金子分別為聖放入聖殿, 可是當國家打敗仗時, 又會將這些金子用作賠償或進貢. 兩次聖殿被毀, 沒有一塊石頭踏在石頭之上都因為巴比倫軍和羅馬軍都認為聖殿是金庫, 以色列人將金銀財寶藏在石縫間.
故事裡, 神秘人有魔術, 令那些已淨下地基, 破牆斷柱的遺址"復活"過來, 重現舊日的風釆.
和管++烈日當空置身於這個比長城, 甚至兵馬俑都要歷史悠久的衛城.
守衛不多, 衛攔欠奉大概是衛城和一眾希臘古跡的標誌.
走到累了, 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 會忽然被守衛輕聲呼喝,"
你不能坐. 你怎能坐在這塊有二千五百年歷史的石上? 這是古跡, 不是石櫈."
ok, sorry.....
在另一邊抱住條柱映柱男柱女照. 忽然有守衛來勸阻.
我都映完, 當然走開了.
一個古跡博物館, 請勁多阿毛做守衛, 由早到晚看管多個多腳的遊客.
又一例証為何希臘政府開支如此大. 許多展覽, 你加一兩條衛欄就能取代兩三個守衛, 讓他們從事更高 productivity 的工作又或者取金額少一點的救濟金罷!
望著幾十條柱聳立的巴特農神殿. 令我聯想到列王紀中所羅門建, 有四十五條柱的黎巴嫩林宮以及包括王宮和聖殿在內的整個建築群組.
雖然從建築學和美學角度而言, 巴特農神殿殿頂的神話故事雕刻以及多立克式柱子(柱頂直徑比中央細非垂直設計, 利用人眼錯覺提升其宏偉的視覺效果)相信比所羅門的林宮(柱子多而直好比樹林, 多寸的名字)更嘆為觀止. 但所羅門王卻比它早了四個世紀. 即使從旅遊角度, 聖殿被毀也是非常可惜(註一).
喜歡尾隨一些說英文或中文的遊行團, 聽導遊講典故和歷史.
聽了才令我覺得置身當地. 拍照留念則幫助我多年後仍然將這些典故記憶猶新. 所以我喜歡拍許多別人覺得無聊, 唔靚的相. 因為我的重點是過程和 footnote.
巴特農神殿供奉雅典娜不少人都知道, 它和猶大人的殿有三個共通點.
第一, 它們都曾被徹底被毀, 然後在原址被重建, 再被毀, 到今日, 當地政府也盼望重建(註二)
第二, 兩個地方都被改為清真寺(的建築點);
第三, 昔日王朝都將殿作為金庫(註三).
巴特農神殿歷經無數改朝換宗教都好好的保存著.
直到奧圖曼帝統治希臘半島時期, 將它的黃金搶回伊斯坦堡並改為存放火藥.
十七世紀一次義大利威尼斯人炮轟雅典戰役中, 軍火庫爆炸而變得面目全非.
1801年, 英軍戰勝拿破倫, 在地中海取得決定勝的制海權. 並在 1806至1816年間以替當地保護文物為名, 將巴特農神殿的殿頂雕刻和大部份擺設或掠奪或透過不公平交易, 運到英國大英博物館"保管", 直到今天, 仍不願意元"壁"歸臘.
離開巴特農神殿, 走到昔日保羅跟人哲學辯証基督的講場, 默想使徒行傳 17章那篇講章.
由山坡緩緩下來, 想進古市集. 誰知己經關門. 明天請早. 旅遊書明明寫下午五時收工, 為何兩點幾就沒有呢? 一問才知時間改早了. 九時開工兩點收工. 想來是因為政府冇錢, 變相減薪的方案罷.
買了 sightseeing巴士的車票, 在雅典城漫遊.
希臘所有景點都無新事, 包括 sightseeing, 都是暴露於日光之下, 35度高溫, 坐在開篷巴士頂乾煎的滋味大難受, 還是安坐樓下歎冷氣. 再走就變舊炭.
凡事都有例外, 管++行街購物的興緻沒有因為熱而有所減退. 在回酒店的路上, 有條名店街, 我們千里迢迢的來蜜月, 想不到逗留得最長時間的去處是在多倫多同香港也遍地開花的 Zara. Come on! 價錢的確便宜, 沒有做特價, 恤衫 35, 西裝 70, 白內衣 5. 再減去 12% tax rebate. 在多倫多要 60, 120, 12, 再加 13% 稅. 雖然歐羅比加紙高 25% 仍然吸引. 送了一件羊毛外衣給管 ++.
晚上在那條街食美式牛扒. 不太理想. 希臘還是食希臘菜最妙.
蜜月 athens d4 拾閔雞的小孩
蜜月 athens d3 雅典娜感歎號
蜜月 Athens d2 村越四千年
蜜月 Athens d1 火炬
蜜月 Athens d1 We are coming
蜜月 Athens 小結
註一
如果用旅遊角度重新讀列王紀, 所羅門建殿那一段, 可能有特別的體會. 因為當時國民一定會因聖殿而自豪. 鄰國也會有想來旅遊參觀的心思. 肯定有. 就算來不了, 討論也開心.
為什么它被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呢? 為什么大衛會在國家強盛時覺得自己住在香柏木的宮中, 神卻"住"在會冪是一件寒酸的事呢? 當時埃及有金字塔, 獅身人面像. 亞述巴比倫有米羅達神殿, 耶和華的聖殿將會是與它們平分秋色, 人人都想一睹風采的地標和敬拜中心.
又或者有點像香港, 要在金融地位跟紐約, 倫敦爭一日之長短的野心. 值得留意, 聖經沒有像造會冪般, 耶和華詳細曉喻如何造聖殿. 唯有在以西結書詳細指示造第二聖殿的內容(which more focu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ervicing team & floor plan instead of the beautiful appearance).
就算神容許所羅門建殿, 究竟他要求多宏偉? 所羅門王有否充大頭鬼?
我冇答案, 純推考! 敬拜和做列國之首亦可以冇必然對立性和衝突.
註二
不少人相信重建聖殿代表世界未日來臨. 我自己讀經只知那日子那時侯沒有人知道, 讀不到要震倒清真寺才未日之意.
我不知重建聖殿是否未日, 但希臘政府若能重建巴特農神殿則肯定是世界復興, 哈哈!
註三
聖經提到某些敬虔君王會將金子分別為聖放入聖殿, 可是當國家打敗仗時, 又會將這些金子用作賠償或進貢. 兩次聖殿被毀, 沒有一塊石頭踏在石頭之上都因為巴比倫軍和羅馬軍都認為聖殿是金庫, 以色列人將金銀財寶藏在石縫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